夜游:“野蛮生长”中的精细化启示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11-18 14:19 10月24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项目负责人赵一静博士在“2020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发布了《2020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数据。 “如果说2019年的中国夜间经济实现了0-1的突破,那么2020年的我国夜间经济就是在1—100的发展进程中野蛮生长。”赵一静说。 而在这1—100的无限可能中,迷途固然有,但专家和业者已捋出了一些脉络和方向。 01 科技创新与文化体感 所谓的“野蛮生长”,指的是夜间经济的迅猛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将近1300家景区开放了夜游,AAA企业开放达到30%。2020年前三季度,关于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数量和出台主体数量是2019年全年的近4倍。 其中,“夜游项目品类增多、夜间休闲消费场所增多和数字科技运用广泛”是2020夜间游客感知的主要关键词。潮流夜市、文创集市、微演艺、行浸式夜游正在成为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2020年一年潮流集市/文化集市出现近90家。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除了线下体验感颇强的夜市、集市,科技感十足的演艺和光影秀成为热点。 曾经,传统景区借助光之引擎,为夜间经济加码。灯光秀,让景区夜晚色彩更鲜明、更具空间感,已成为点亮传统景区的常规形式,成为拉动经济、做活区域的有力武器。 但现在,仅有璀璨的灯光是远远不够的。“夜游不仅要能吸引人,更要能够打动人。如果说璀璨的灯光是‘外壳’,那么文化内涵、地域文脉就是夜经济发展的‘内核’。文化内核能让夜环境的打造、夜文化的植入、夜经济的延伸形成一个平衡,不仅是人文与自然的平衡,还是身与心的平衡,让游客真正沉下心来,融入其中。”汉合天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力华说。 他认为,以餐饮、购物、娱乐等为主要形式的夜游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而以文化、艺术、康养等为主要形式的夜游产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报告也显示,夜间经济产业格局由第一阶段的演艺企业、餐饮企业为主;到第二阶段的照明企业、光影企业涌入;至第三阶段的数字技术企业、文化艺术企业、生活服务企业强势入场。 在网红景区拈花湾禅意小镇上,每当夜幕降临,融观赏、互动、体验、巡游于一体的生活艺术《禅行》通过四大篇章打造了如梦如幻、美轮美奂的拈花主题盛演,演绎一段充满慧思与神性的视觉与精神盛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微笑广场作为《禅行》表演的第四篇章,是整场表演的高潮华章。主景观由格鲁吉亚雕塑家塔玛拉创意设计、高约18米的大型不锈钢动态演绎雕塑,配合广场的园林景观,构建现代审美与诗意情境的完美融合。整场演出选取“以花重生”的意向,以“花语问禅”为故事主线,展现花与禅、花与人以及人与禅的因缘,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演出形式,在体悟花的清净不染,生命的喜乐荣枯中,启发观者思而悟之,获得心灵的洗涤。 拈花湾 对此,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说:“我感觉夜间经济一定要打造爆款,如果不是爆款,他就吸引不了眼球,就吸引不了广大的消费者。此外,夜游的要义还是要让无形的文化变成有形的体验,让‘流量’变成‘留量’,就是要让大家留下来,更重要的是要把‘网红’变成‘永红’。” 在打造拈花湾夜游产品时,他深刻体会到“现在科技在夜游里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但最重要的是,“顶级的夜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弥漫,就是让人感知大家一种调性,在这个环境里很舒服,感觉到了美,最终对文化内涵有一种新的理解”。 02 夜游场景更“生活”,两个极端需避免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大数据平台夜间经济专项调研显示,节事、展览、历史文化街区等夜间文化活动/场景吸引力不足;在演艺类型方面,实景演艺、音乐节、演唱会等老百姓无感,以神话传说、民俗风情、娱乐故事为主题的演艺市场热度不高。嵌入日常生活的场景才是对老百姓最有吸引力的。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对品橙旅游表示:夜间经济的活跃度跟景区的等级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联,那夜间的人群去哪里了?可能在城市我会去上海的田子坊,去北京的三里屯,会去重庆的洪崖洞,会去成都的春熙路,广州的北京路,这些地方它是景区吗?并不是,但它们是夜间生活的集聚区。 摄图网 戴斌说:“现在我们的场景,不管是艺术引领,还是科技支撑,如果不能够营造一个大家愿意消费、可以互动交往的场景,是没有经济意义的。特别在当前双循环的格局下,如何促进拉动本地消费、外来的旅游消费,把这两个循环放在一起,才能够从总体上把我们的经济拉动起来。” 此外,他建议要防止两个方面的倾向:一个倾向是一哄而上,同质化的发展。另一个是要避开“夜间经济是少量的城市才能够发展,是少量的时间才能发展”的思想误区。 “一说夜间经济就是光影秀,就是无人机组织拼图艺术,或者是大规模大场面的演出,这个能不能够持续?是不是老百姓日常能接触到的?到处都是网红,我说我们 IP是可以成网红的,但网红不见得是IP,它能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够简单的抄袭模仿借鉴,而是要有原创性的东西,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来打造培育我们新型的夜间旅游产品,夜间经济的项目支撑。”他强调。 在郑州的中原文化小镇上,因为沉浸式演出《一路有戏》,16点以后的客流占到全天客流的60%,消费占到全天55%,黄金晚餐占到27%,延长了经营时间、丰富了游客体验、拉动了夜消费。 景区负责人说:“仅仅靠这样一个演出作为引擎还是不够的,我们虽然在推动过程中把它作为核心品牌,但还要有丰富的产品落地,就是活动。在整个这一年开放当中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像国庆活动、灯会、蹦迪大会、泡泡节、泼水节、深夜食堂、啤酒节打造夜游的巡游,都受到了游客非常高的评价,以及口碑的传播。” 这也正体现了戴斌所说的“夜间经济它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的变化而消失的”观点。夜间给带给人们更多的空间与感受,而在这个新的“舞台”上,本就给夜间消费以无限的空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中国古人用优美的诗句记载着古时的夜游,而现在的中国人也在延续着这一传统,只是更美、更神奇、充满了更多的可能。 【中国夜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夜游网"并附带本文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侵权必究;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不代表"中国夜游网"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 借元旦假期之东风,哈尔滨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人造月亮、冰上游艇、冻梨摆盘、温暖驿站……哈尔滨文旅局一天一个新花样,从真诚态度到完善服务,用心意和新意打动四方来客,让网友直呼“想去哈尔滨的心达到了巅峰”!冰城夏都哈尔滨,不仅是银装素裹的冰雪王国,还有春天的郁郁葱葱,盛夏的清凉宜人,秋日的色彩绚烂……哈尔滨松北区银水湾公园,正是这样一个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四季皆宜的城中胜地。跟随NEC投影的... 近日,松原市宁江区广泛开展“新雪季”系列活动,12月28日,松原市宁江区首届花灯艺术节开幕,来自全区各部门干部职工和群众1万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松原市委书记李晓杰,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刘铁铎,松原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刘文占,松原市政府副市长陈晓东,宁江区委书记马超,宁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张黎,鹭燊文旅集团董事长李可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 南北湖位于嘉兴海盐县,本是钱塘江口的一个潟湖,因有长堤横贯,将湖分为南北两半,故名。这里有湖塘、山林、古城、海滨。南宋时的中国第一部镇志《澉水志》记载:“永安湖……四围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中国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曾感叹:“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比瘦西湖逸秀,比西子湖玲珑,能兼两者之长”称赞南北湖为“南宋水墨山水的范本”。2023年11月8日晚起,由海盐县南北... 城市夜间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动能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通过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探索多样化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融合新兴文化业态以实现重塑城市文化烟火气与消费新场景,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遴选夜间旅游创新案例有助于为其他城市夜经济发展提供优秀榜样与可借鉴经验,为各地特的夜间旅游的发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 光影驰行,点亮城市。当下,投影技术在文旅市场应用广泛,不仅能够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标识,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通过创新性文娱体验开辟旅游业态新蓝海,带动旅游收入增长,成为打造城市名片的新利器。大型演艺活动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尤其是在城市赛事的举办、剧目的筹划中,通过融入数字光影形成身临其境般的高沉浸感视觉场域,能够更好地展现和诠释城市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属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