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沉浸式”体验演艺4.0——“沉浸式”演艺的未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4-14 09:34 后疫情时代的“沉浸式”体验演艺,以其特有的互动体验、专属情境、艺术情调,日益受到游客们的喜爱,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出新机遇。目前,“沉浸式”体验演艺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新标配。 旅游演艺是国内众多旅游目的地标配,经过多年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现有的旅游演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营收增长乏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旅游过程中互动性和参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沉浸式”体验演艺异军突起,表现令人瞩目。 概念:什么是“沉浸式”体验演艺? 沉浸式娱乐是舶来品,一类是主打剧情的场景体验,以沉浸式戏剧为代表。起源于英国,受到美国百老汇文化沉淀的滋养,经环境式戏剧过渡而来。它重新定义了观众与演出空间“观看”的关系,以及演员与叙事的“表演”关系。它打破了单方面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在舞台下观看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互动式的体验。另一类则更注重科技的场景体验。多元化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 如今,“沉浸式”一词已是文化、娱乐、科技、游戏等众多领域的“热词”之一。对文旅业而言,无论是主题乐园、水上乐园、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还是商业空间,沉浸式可谓来势汹汹,重新定义游客的感官体验。那么什么才是“沉浸式”体验演艺呢?它具有四大特征: 环境营造———通过环境氛围营造及演职人员表演还原故事真实场景,为游客打造“另一个时空”。 互动性———没有固定舞台,游客可参与剧情的互动环节,获得差异化的个性体验感受。 多感官体验———灵活地调动游客的五感,除了视觉、听觉外,还有嗅觉、味觉和触觉,让演出真实、立体地包围游客。 角色扮演———游客可以直接参与戏剧表演,成为剧中人,甚至推动剧情发展。 从最初简单的观看,向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方向转变;从以传统定点剧场为特点的1.0时代,到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2.0时代,发展到了如今以“沉浸式”体验为特点,让游客参与式互动、行浸式体验的3.0时代,旅游演艺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升级优化。 案例:3.0时代,有哪些优秀代表? 苏州沧浪亭,昆曲《浮生六记》“复刻”了一个属于沈复、芸娘的世界,观众随演员在园林中走走停停,一边聆听昆曲的唯美曲调,一边领略园林的诗意之美; 陕西西安,实景演艺《出师表》带来了奇幻三国秀,引领观众在跨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中感受诸葛亮忠义千古、鞠躬尽瘁的生命历程; 以大唐芙蓉园历史渊源为背景,诗仙李白人物为贯穿,“将进酒”词牌为基调,“处处是舞台,处处皆表演”的《大唐追梦》,融合了现代声光电技术与历史、民俗、文化等多重元素; 湖南常德,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桃花源记》令泛舟溪上的游客仿佛走进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浙江杭州,首部江南古运河文化实景演出《如梦上塘》,以“行进+沉浸”的观演方式,让游客尽享一场运河文化盛宴,展现千年文脉新蝶变; 湖北武汉,《知音号》停靠在江畔,船和码头即剧场,活现了上世纪老武汉风情,游人可登上船,分层移步观看触及心灵的武汉故事…… 前景:“沉浸式”演艺将是下一个风口? “沉浸式”演艺通过科技手段和演出元素,让观众通过“视、听、嗅、味、触”来欣赏的演艺活动。较之传统旅游演艺,观众不仅仅能“看”演出,甚至还能调动触觉、味觉参与其中,获得全新的观演体验。其主要特点是故事性、艺术性、沉浸感与参与感强,对都市年轻消费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 国家对于发展沉浸式产业的政策也是旗帜鲜明的,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政策中九条主要任务,三条与沉浸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意见》还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和旅游消费内容”。2021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28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在深入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部分,提到“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技术的加持、政策的推动,使“沉浸式”演艺迎来了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沉浸式”演艺将在未来快速普及并日益成为主流演出。 运营:沉浸式演艺如何实现持续盈利? 一台成功的“沉浸式”演艺作品,必须有三个要素:一是好看,接地气;二是观演的形态有创意;第三就是在市场上具有可持续的赢利能力。目前大部分的“沉浸式”演艺还处在“门票经济”时代,实现盈利仍需努力。 一台演出再精彩,终将触及“天花板”。转变思维是关键,要从“门票经济”转到“场景消费运营”。从以往单一的一台演出或一个演艺产品为核心,来带动周边及上、下游产业发展,将“沉浸式”演艺打造成为文旅综合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利用“沉浸式”演艺这个流量IP,将整个演艺空间转化为展示空间、教育空间、社交空间、艺术空间和节庆空间等。 下一篇夜游经济的主题与路径
【中国夜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夜游网"并附带本文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侵权必究;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不代表"中国夜游网"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 借元旦假期之东风,哈尔滨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人造月亮、冰上游艇、冻梨摆盘、温暖驿站……哈尔滨文旅局一天一个新花样,从真诚态度到完善服务,用心意和新意打动四方来客,让网友直呼“想去哈尔滨的心达到了巅峰”!冰城夏都哈尔滨,不仅是银装素裹的冰雪王国,还有春天的郁郁葱葱,盛夏的清凉宜人,秋日的色彩绚烂……哈尔滨松北区银水湾公园,正是这样一个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四季皆宜的城中胜地。跟随NEC投影的... 近日,松原市宁江区广泛开展“新雪季”系列活动,12月28日,松原市宁江区首届花灯艺术节开幕,来自全区各部门干部职工和群众1万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松原市委书记李晓杰,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刘铁铎,松原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刘文占,松原市政府副市长陈晓东,宁江区委书记马超,宁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张黎,鹭燊文旅集团董事长李可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 南北湖位于嘉兴海盐县,本是钱塘江口的一个潟湖,因有长堤横贯,将湖分为南北两半,故名。这里有湖塘、山林、古城、海滨。南宋时的中国第一部镇志《澉水志》记载:“永安湖……四围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中国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曾感叹:“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比瘦西湖逸秀,比西子湖玲珑,能兼两者之长”称赞南北湖为“南宋水墨山水的范本”。2023年11月8日晚起,由海盐县南北... 城市夜间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动能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通过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探索多样化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融合新兴文化业态以实现重塑城市文化烟火气与消费新场景,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遴选夜间旅游创新案例有助于为其他城市夜经济发展提供优秀榜样与可借鉴经验,为各地特的夜间旅游的发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 光影驰行,点亮城市。当下,投影技术在文旅市场应用广泛,不仅能够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标识,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通过创新性文娱体验开辟旅游业态新蓝海,带动旅游收入增长,成为打造城市名片的新利器。大型演艺活动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尤其是在城市赛事的举办、剧目的筹划中,通过融入数字光影形成身临其境般的高沉浸感视觉场域,能够更好地展现和诠释城市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属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