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印发《行动计划》: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3500亿元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1-10 13:54来源:澎湃新闻 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6年的发展目标: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产业生态要持续完善,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解读,编制这一《行动计划》的背景是: 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经过多年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为贯彻落实我国“十四五”规划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制定发布《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五大重点任务: 任务一: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提升“虚拟现实+”内生能力与赋能能力,加快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强化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任务二: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面向大众消费与行业领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终端产品的舒适度、易用性与安全性。 任务三: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面向规模化与特色化的融合应用发展目标,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化虚拟现实与行业有机融合。 任务四: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行业共性需求,依托行业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共性应用技术支撑平台、沉浸式内容集成开发平台、融合应用孵化培育平台,持续优化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支撑环境。 任务五: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顶层设计,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虚拟现实综合标准体系。加快健康舒适度、内容制作流程等重点标准的制定推广,推动虚拟现实应用标准研究。 《行动计划》提出三大专项工程。一是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提出近眼显示技术、渲染处理技术、感知交互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内容生产技术、压缩编码技术、安全可信技术的具体发展方向。二是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提出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发展方向。三是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选择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包括VR/AR工业赋能、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VR/AR大众健身、VR/AR线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优先布局。 为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行动计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联动。按年度制定部门工作落实计划,逐年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按期执行。强化部省联动,指导有产业基础的地方出台产业规划及配套政策。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指导产业各方加强协同配合,组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业资金有效供给。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个人及公共信息资源保护。 三是深化技术研发。鼓励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标准组织、产业联盟等组建多元创新载体。支持研发成果通过关键产品、行业应用的迭代加速成熟。 四是开展应用试点。围绕重点应用领域组织开展应用试点,举办虚拟现实融合应用案例征集活动。鼓励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参与建设内容开发中心和应用体验展示中心。 五是打造产业集群。开展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建设,培育骨干企业。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建设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 六是强化人才支撑。支持高等院校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培育复合型人才。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造就高水平领军人才队伍。 七是推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促进优秀应用案例“进园区”“进企业”。拓展虚拟现实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步伐。 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全文) ![]() ![]() ![]() ![]() ![]() ![]() ![]() ![]() ![]() ![]() ![]() ![]() 【中国夜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夜游网"并附带本文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侵权必究;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不代表"中国夜游网"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 前言:在光影与色彩的变幻中,赋予建筑鲜活的生命,点亮景区文旅“夜”经济;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中,拓宽想象力的边界,探索城市景观新美学。以人为本,追求“诗意地栖居”,这种人类向往的理想生活亦承载了建筑的本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植于其所在地风土和文化传统的建筑,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产、生活等实用功能,还是文化传承、艺术表现的重要载体。融媒体环境背景下,建筑的媒介功能进一步放大,... “史上最火”的五一小长假完美落幕,山东文旅IP的“进阶之路”却如火如荼。在“新晋顶流”淄博烧烤的带动下,山东旅游频频“出圈”。全国首个具有春秋时期特色的沉浸式夜间文旅街区“乐享春秋·孙武不夜城”成为滨州夜游新地标,吸引游客慕名前来。 华灯初上,霓虹璀璨,一场3D Mapping震撼视觉大秀正在上演。8台NEC女王系列双色激光工程投影机应用在此,通过流光溢彩的3D Mapping投影秀重现春... 于山川湖海间漫步,在历史长河中徜徉,这个五一假期,你将如何安排这场久违的旅游出行?是穿越时空回望天龙山石窟千年不朽风采,还是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亦或“赴淄赶烤”来一场城市烟火之约......琳琅满目的文旅项目背后,沉浸式体验因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成为众多景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沉浸式文旅成为备受瞩目的文旅新... 《2022科普中国》十年科普,创新中国。《2022科普中国》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7家部委联合主办。以“科普托起强国梦,十年砥砺铸辉煌”为主题,通过充满科技感的人物短片、生动深入的现场访谈、重磅权威的信息发布、时尚精彩的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2022年度广大科普工作者在各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彰显新时代科普人的使命和担当。中视节点-唐勇XR视觉团队助力此次《科普中国》,... 互动多媒体展厅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科技展厅建设的多样性,精美的展示效果,以及有趣的互动形式,为参观者带来了别样的互动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科技展厅建设的多样性,精美的展示效果,以及有趣的互动形式,为参观者带来了别样的互动体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下科技展厅中较为常见的多媒体展项类型。全|息|成|像3D全息影像能将3D影像飘浮呈现在实景拍摄的空中,独特的展示效果,时尚美观柜... |
|